有一種愛壓得讓人喘不過氣
2017-09-01 11:40


我們常常聽到父母說一句話:“我是為你好”。而以愛之名的“為你好”像是一座座沉甸甸的大山,伴隨孩子走過前半生,也固定了他們的后半生。可是真的是這樣嗎?也許在你不經意間,默默對孩子產生了“語言暴力”。
《了不起的蓋茨比》中有一段話: “我年紀還輕,閱歷不深的時候,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,我至今還念念不忘。 '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, '他對我說,'你就記住,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, 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。'” “生而不同,求同存異”這么淺顯的道理,卻不是人人都懂。
孩子的世界充滿幻想與美好,一個空空的盒子,里面可以是一個生命,又或一個風景,亦是一個無限的世界。
大人們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。孩子們在探尋這個世界。所以孩子們有許多的為什么?而大人的答案是對于錯,好與壞,而非真實與不真實。
俗語道:與善人言,暖如布帛。傷人之言,痛如刀割。對孩子來講,說話刻薄的家長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更甚。因為他們心理不成熟沒有鍛煉出極大的心理承受能力,語言暴力的傷害不容小覷。
對于辱罵孩子可能產生的后果,知乎上有個網友這樣說:一種是打服了,罵服了,兒女一生自卑,愚孝。一種是打不服,罵不服,兒女一生自傲,冷漠。兩種,都不懂什么是愛,更不懂如何愛,除非過程中有出現其他的示范。
兒童心理專家認為,長期生活在被辱罵的非正常環境中,孩子會產生性格懦弱自卑、心理壓抑孤獨、精神焦躁不安、心理怪癖、愛撒謊、脾氣暴躁等心理問題。
尊重是愛的前提,我們能懂得尊重其他人,更應該尊重我們的孩子。請相信,沒有哪個孩子喜歡被自己最親近最信任的父母斥罵。孩子孤零零來到這個世界上,父母就是他的一切他的依靠,被最依賴的人斥罵的那一刻,孩子還有多么的絕望和孤獨。
新學期而父母更應該做的是
1、做好個人情緒管理
家長斥罵孩子的本意是對孩子的關心,想要教育孩子或者恨鐵不成鋼,可是話到嘴邊卻變了味。所以做家長應做好個人情緒管理。
2、嘗試更正確的教育方式
話出口前先思量一下,是不是有更好的表達方式能夠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。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達到目的,只是家長為了圖一時方便的偷懶之舉罷了,這個必須戒除。
父母能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?正確的教育能讓孩子如魚得水,錯誤的教育讓孩子敏感自私。蔣勛曾經說過:我們有時候不知不覺在限制孩子,甚至以愛之名,因為愛太偉大了,大概你在罵孩子的時候也會說,愛你我才罵你,但事實上,愛應該建立在一個人與人平等的基礎上。家庭教育中最怕打著“為你好”的名義,越界干涉和決定一個孩子的一生,行著傷害之實。世界上所有對孩子有益的事情,比如運動,吃蔬菜;都可以引導孩子,但是不要強迫。他是你的孩子,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。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期待的模樣,他在出生的時候,已經有了自己的意志。
尊重孩子,是父母一生的教養。